[原料配比]
[制备方法]
将有机酸、钼酸钠、尿素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得到半成品,按比 例加入水,充分搅拌,使其全部溶解;然后分别依次按配方加入三氮杂茂、丙烯酸 胺、吡咯烷酮、苯甲醇、苯基乙二醇醚、苯基卡必醇、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充分溶 解,即得透明状无铬钝化用多功能液。
[原料介绍]
采用苯甲醇、苯基乙二醇醚和苯基卡必醇等多元有机溶剂,去污力强并且与组 合使用的其他成分具有高亲和性。它的功能是溶解油脂,从而提高脱脂能力。尤其是因其沸点较高,即使在加温清洗情况下也不易消散。此有机溶剂的比例用量较为 重要,当有机溶剂的比例用量低于下限时,清洗效果明显减弱;而当超过上限时, 观察不到去污效果的进一步改善,而且如果该成分用量增加得过多可能会导致相分离。
加入少量丙烯酸胺,可以明显提高去污能力,当胺的比例用量低于某一定量时, 将不能显示其作为脱脂剂的作用;超过特定的用量比例时,也会产生副作用。
加入吡咯烷酮的功能是作为能溶解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溶剂”和改善清洗 剂润湿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它能使待清洗物品的湿润性能显著的改善,又没有一 般表面活性剂的残留。
苯并三氮唑(BTA)是铜、银等金属的特效缓蚀剂。其分子能与铜交替形成一 种较为复杂、厚度约为5nm的以配位键形成的配合物被膜结构。该膜层在200℃以 上的高温仍能保持良好的缓蚀效果,起到隔绝外界侵蚀性物质的作用。由苯并三氮 唑含量的影响,本工艺中苯并三氮唑3g/L即开始明显起作用,超过8g/L作用不再提高。因此,使用浓度下限定为5g/L。
苯并三氮唑在铜合金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是由铜原子和苯并三氮唑分子交错的聚 合链式的网状结构构成。由于苯并三氮唑分子体积大,所以这层BTA钝化膜存在缺陷,分子较小的钼酸钠可以弥散于这些缺陷中,使膜的致密度提高,从而增强了防 腐蚀效果。但当电位大于0.4V后,这种钝化膜的破坏速度很快,腐蚀电流迅速增 加。在s钝化液配方中加入很少量的硅酸钠则可避免这种情况,其原因在于硅酸钠 也参与成膜过程,进一步弥补了钝化膜缺陷。
基于BTA成膜机理,引入强度适当的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作为成膜促进剂,能加 快成膜反应速度。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加入量应适当;过多不能成膜,过少会使反应 速度降低。加入的尿素也能与铜金属形成配合物被膜,可引入作为辅助成膜剂,被 膜与苯并三氮唑被膜混合,形成更为致密的膜层,提高了防护效果。促进剂及辅助 成膜剂的引入提高了钝化防护效果,克服了单一苯并三氮唑成膜所需的温度高、反 应时间长的缺点,使钝化温度降至室温,钝化时间减少。
[产品应用]
本品主要应用于铜质制冷件的钝化。
[产品特性]
本品能在常温情况下快速(1min内)使无CFC制冷件达到高清洁、 钝化的目的。和传统铬酸钝化工艺相比,采用本品的工艺流程只有四道工序,即无 铬钝化、水洗、吹干或烘干和成品四道工序。不但取消了三氯乙烯或其他有机溶剂 蒸汽、铬酸钝化工艺,更无需酸洗处理,彻底避免了硝酸或混合酸酸洗处理工件时 产生大量有毒的酸雾和铬酸盐、三氯乙烯或其他有机溶剂蒸汽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以 及对环境的污染。
本品性能不但满足无CFC制冷件达到高清洁的要求,其对无CFC制冷件钝化指 达到传统六价铬指标。
本文转载自《金属表面处理剂配方与制备手册》编著 李东光
(想查询更多表面处理文章,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公众号:易镀,公众号内有更多详细的表面处理文章,欢迎您的订阅)
易镀,十分专业的表面处理信息平台,金属表面处理/镁合金蚀刻剂/镁合金除油剂/镁合金漂白剂/镁合金转化膜/环保铝除灰剂/铝三价铬钝化剂/低磷化学镍/铝中磷化学镍/高磷化学镍/银光剂/银保护等。
表面处理难题可咨询:13600421922(程生)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恒享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09192382号 技术支持:易百讯 -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