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镀酸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起麻点的问题,那么针对于此问题的产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今天我们就着这个话题来聊聊,一起来看看吧!对于电镀师傅来说,是必看的内容之一。
电镀酸铜过程中出现麻点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镀液方面
有机杂质污染:镀液中存在油脂、光亮剂分解产物等有机杂质。这些杂质会吸附在镀件表面,阻碍铜离子的正常沉积,导致麻点产生。
无机杂质污染:镀液中含有铁、锌、铅等金属杂质离子。当这些杂质离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与铜离子竞争放电,从而影响铜的正常沉积,产生麻点。
镀液成分失调:硫酸铜、硫酸等主要成分的浓度偏离工艺范围。例如,硫酸铜浓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铜离子的沉积速度和均匀性;硫酸浓度不当,会影响镀液的导电性和阳极的溶解性能,进而导致麻点出现。
添加剂使用不当:光亮剂、整平剂等添加剂的用量过多或过少。添加剂过多会导致吸附在镀件表面的添加剂分子过多,影响铜离子的沉积;添加剂过少则无法起到良好的整平、光亮作用,使镀件表面不平整,产生麻点。
电镀工艺方面
电流密度过大:当电流密度超过镀液的允许范围时,阴极表面的铜离子放电速度过快,会形成枝晶状沉积,同时氢气在阴极表面的析出也会加剧,从而产生麻点。
电镀温度过低:温度过低会使镀液的粘度增大,铜离子的扩散速度减慢,导致阴极表面铜离子供应不足,沉积不均匀,容易产生麻点。
搅拌不均匀:搅拌可以使镀液中的离子均匀分布,促进阴极表面的物质交换。如果搅拌不均匀,会导致镀件表面局部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铜的沉积均匀性,产生麻点。
电镀时间过长:电镀时间过长会使镀件表面的铜层不断增厚,在增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如麻点。这是因为随着电镀时间的延长,镀液中的杂质更容易在镀件表面吸附和积累。
镀前处理方面
除油不彻底:镀件表面残留的油污会阻碍镀液与镀件表面的良好接触,使铜离子无法在油污部位沉积,从而形成麻点。
酸洗不当:酸洗过度会导致镀件表面产生过腐蚀,使表面粗糙度增加;酸洗不足则无法彻底去除镀件表面的氧化皮等杂质,这些都会影响铜的沉积质量,产生麻点。
设备方面
阳极问题:阳极表面钝化、溶解不均匀或阳极袋破损等情况,会导致阳极泥进入镀液,污染镀液,进而使镀件表面产生麻点。
电源稳定性差:电源输出的电流、电压不稳定,会导致电镀过程中电流密度发生波动,影响铜离子的沉积速度和均匀性,产生麻点。
综上所述,电镀酸铜出现麻点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全面把控镀液质量、精准控制电镀工艺参数、做好镀前处理以及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才能有效避免麻点问题,获得高质量的电镀酸铜镀层。
通过对电镀酸铜起麻点的原因的了解,我们可以采取正确的措施,从而避免问题的高频率发生,这对于提高镀层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恒享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09192382号 技术支持:易百讯 - 深圳网站建设